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及时了解最新行业趋势和市场机遇

中国政策

江苏化工新规草案出台,农药行业面临重大结构调整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和淘汰目录(2025年本,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文件明确了未来江苏省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其中针对农药行业的规定尤为引人注目。新目录通过设立“限制类”和“淘汰类”两大清单,旨在推动农药产业向更安全、更环保、更高效的方向转型升级。

该目录草案的核心,是为农药生产企业划定了一条清晰的“红线”和一条“黄线”,预示着江苏这一化工大省对农药行业的监管将更加严格和精准。

第一类:限制类——明确产业升级方向,严控新增产能

限制类目录的核心是“禁止新建,鼓励升级”。这意味着相关领域的现有企业获得了改造升级的窗口期,但新进入者将被彻底拒之门外。

1. 严控高风险农药生产:

目录将一大批高毒、高残留以及对环境和农产品安全影响大的农药原药生产装置列为限制对象。这份长长的名单包括了氧乐果、特丁磷、灭多威、克百威等传统高毒品种,也涵盖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氟苯虫酰胺、乙酰甲胺磷、多菌灵等产品。这表明监管层正从源头上收紧高风险农药的生产许可。

2. 聚焦大宗农药产能:

草案还对多个大宗农药品种的生产装置进行了限制,如草甘膦、草铵膦、毒死蜱、百草枯、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这些产品虽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但其生产过程往往伴随着较高的安全和环保风险。限制其生产装置,意在控制过剩产能,引导现有企业采用更清洁、更安全的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

3. 全链条风险管控:

除了成品农药,目录还将“安全风险、环境风险无有效控制措施的农药、医药中间体生产装置”以及“新增光气生产点”列入限制名单。同时,原则上禁止新增化学合成类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这一系列规定构成了从关键原料、中间体到原药生产的全链条风险管控体系,旨在提升整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和安全水平。

第二类:淘汰类——加速出清落后产能,守住安全环保底线

淘汰类目录则更为严厉,要求清单内的工艺、装备和产品“禁止投资”并“立即或限期淘汰”,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1. 淘汰落后生产工艺:

草案明确淘汰一系列落后的生产工艺。例如,“钠法百草枯生产工艺”和“敌百虫碱法敌敌畏生产工艺”因其高风险和高污染而被点名淘汰。同时,“小包装(1公斤及以下)农药产品手工包(灌)装工艺及设备”也被列入其中,旨在推动农药包装自动化,减少人工接触有毒物质的风险。

2. 淘汰高毒及禁用产品:

产品方面,淘汰清单毫不手软。

高毒农药: 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等一系列早已被市场边缘化但仍可能存在的剧毒、高毒农药产品被彻底禁止。此外,壬基酚(作为农药助剂)等对环境有潜在危害的助剂也被列入淘汰名单。

履行国际公约: 草案特别强调了根据国家履行国际公约(如《斯德哥尔摩公约》)要求进行淘汰的产品。这包括滴滴涕、林丹、六氯苯、氟虫胺以及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这表明江苏省在化工产业调整中,正积极与国际环保标准接轨。

《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和淘汰目录(2025年本)》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农药行业发展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

绿色化与安全化是核心趋势: 政策的核心导向是降低农药生产和使用中的环境与安全风险,推动产业向绿色、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

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通过严控新增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将加速行业洗牌,资源将向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环保达标的龙头企业集中。

技术创新是唯一出路: 对于农药企业而言,依赖传统高风险产品的模式已走到尽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新剂型和新化学实体,并采用清洁、智能的生产工艺,将是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可以预见,这份目录一旦正式实施,将对江苏省的农药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倒逼企业走上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标签: 江苏省 化工新规草案 产业升级
浏览次数: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