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农药活性物质再评审动态:9 种已到期面临淘汰,多类物质未来走向引关注
依据欧盟 (EC) No.1107/2009 条例,用于植保产品的活性物质需在到期前至少三年提交再评审申请,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其持续符合安全性与有效性标准。若活性物质未能通过再评审,对应的植保产品需依据评审具体结果,在 6 个月内逐步撤出欧盟市场。截至 2025 年 9 月 9 日,欧盟农药活性物质再评审呈现出多维度进展,多种活性物质在欧盟市场的命运逐渐清晰。
在 2024 年 8 月至 2025 年 9 月 9 日期间,已有 9 种农药活性物质的登记到期,这意味着相关植保产品已经或即将在欧盟市场被淘汰,给依赖这些活性物质生产和销售产品的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从活性物质种类来看,涵盖了细菌、化学合成物质等不同类型。其中,短小芽孢杆菌 QST 2808 作为一种细菌类活性物质,曾在植保领域发挥着特定的防治作用,如今其登记到期,使得相关以该菌为核心成分的生物农药产品不得不退出欧盟市场。十二环吗啉、脂肪酸甲酯(C8 - C10)、氟苯虫酰胺、氰氟虫腙、环虫酰肼、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硝苯菌酯、萜类混合物 QRD - 460 这 8 种化学类或混合物类活性物质也未能幸免。像氟苯虫酰胺,此前在害虫防治方面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的植保方案中,其退出市场可能会导致部分作物的虫害防治面临一定的空缺,企业需尽快寻找替代方案。
1 种活性物质即将到期,无人支持或撤回申请致退出
截至 2026 年 7 月,有 1 种活性物质因在再评审申请到期日之前无人支持再评审或再评审申请已撤回,其相关产品未来也将退出欧盟市场,这一情况进一步加剧了欧盟农药市场活性物质的变动。
这种活性物质便是氟酰胺,目前其批准到期日尚未明确,但从当前的再评审进展来看,它在欧盟市场的未来已基本确定。氟酰胺相关产品的退出,将进一步改变欧盟植保产品市场的竞争格局,也会促使下游用户重新选择适合的植保产品。
8 种活性物质待评审,按计划即将进入再评审流程
根据欧盟农药审查计划,有效成分需在有效期截至前三年递交再评审申请。截至 2026 年 7 月,有 8 种活性物质按计划即将进入再评审流程,这 8 种活性物质的未来走向备受行业关注。
这 8 种活性物质包括甲氧虫酰肼、Fenpicoxamid、美极梅奇酵母 NRRL Y - 27328、氯氰菊酯、球孢白僵菌 IM389521、球孢白僵菌 PPRI 5339、氯氟醚菌唑、氟噻唑菌腈、氯氟吡啶酯
对于这些待评审的活性物质,相关企业正积极准备再评审申请所需的各类资料,包括安全性评估报告、有效性数据、环境影响评估等。
除了上述几类活性物质,还有 1 种活性物质由植物、动物、食品和饲料常设委员会(SCoPAFF)列入 2025 年 7 月的会议讨论,目前仍等待欧盟的最终决定发布。这一活性物质的命运悬而未决,其最终评审结果将为欧盟农药活性物质管理增添新的内容。
欧盟农药活性物质再评审程序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本文所呈现的信息仅为截至 2025 年 9 月 9 日的情况,最终的评审结果可能会因各种因素发生变化。对于在欧盟市场开展业务的农药企业来说,需持续跟踪再评审动态,提前做好产品替代和市场布局规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确保企业在欧盟农药市场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