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及时了解最新行业趋势和市场机遇

中国政策

农药产业发展与市场监管迈向新纪元:“一证一品”政策深度解读与法规修订前瞻

近日,一场聚焦农药产业发展与市场监管的技术培训班在江西九江圆满落幕。此次盛会由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主办,吸引了全国600余家农药企业的千余名代表参与,成为“一证一品”政策实施以来,行业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一次交流活动。

培训班上,农业农村部药检所对“一证一品”农药产品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就农药产品商标标注、变更及委托加工等关键环节的管理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1. “一证一品”政策核心要义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的专家们对“一证一品”政策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强调其在规范市场、保障权益方面的核心作用。

全国统一性要求: 政策强调,同一农药登记证号下的产品必须使用统一的商标。此举旨在确保市场上的产品品牌一致,避免因商标混淆给农民选药及重复用药带来困扰,从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多商标灵活使用: 政策允许同一登记证号的农药产品可以标注一个或多个已注册商标,例如同时使用公司主商标和特定产品商标。前提是所有商标均需依法完成注册,且符合农药产品相关的商标类别要求(主要为05类化学制剂及051类农药类别)。

商标注册与动态管理: 所有用于农药产品的商标均须依照《商标法》完成注册。同时,政策允许商标进行变更,但企业必须及时、真实地在系统中更新商标信息,确保产品标签与系统记录保持一致,提升了商标管理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委托加工商标限制: 对于委托加工模式,政策明确禁止受托方商标出现在农药产品标签上。此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避免因商标混淆而导致的产品质量责任不清问题。

2. 法规修订: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培训班上,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相关负责人对农药管理规定的修订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行了详尽阐述。吴进龙处长指出,此次农药管理规定的修订是对地方规章的一次重大调整,核心在于强化管理条件、细化管理规范、优化服务举措。

修订内容主要涵盖以下三方面:

程序完善、负担减轻、服务优化: 新规强化了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初审职能,要求其在规定工作日内将生产意见及全部申请资料报送农业农村部,有效规范了初审流程。同时,明确了登记申请撤回的时间节点,避免了审查资源的浪费。对于再次申请,企业只需针对被否决部分提交资料,大大减轻了企业的重复提交负担,提高了申请效率。

工程登记管理细化: 新规对新有效成分构成、申请人管理、资料转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尤其对新化合物农药的登记保护,明确了保护期限和条件,以保护创新企业的合法权益。此外,还加强了对登记申请人的管理,要求企业指定专门的农药登记信息员,确保申请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罚则完善: 新规加大了对通过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农药登记行为的处罚力度,罚款金额提升至5万元至10万元,并对农药企业和登记代理机构实施同等处罚,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

3. 生产许可管理强化:优化产业结构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总农艺师刘绍仁就农药政策法规的修改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他强调,本次政策法规的修改是顺应农药行业发展新趋势、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举措。

强化生产许可管理: 新政策明确了委托方与受托方的责任义务,要求双方签订正式的委托合同,详细注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质量标准等关键信息,并严禁出租出借生产许可等违法行为。此举旨在推动行业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新政策法规通过引导性条款,鼓励企业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行业资源整合。同时,对于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企业,特别是位于非省级化工园区或重要资源区域外的企业,将逐步限制其生产规模,引导其转型升级或退出市场。

4. 聚焦企业管理:提升合规经营水平

在企业管理层面,刘绍仁提醒企业应关注生产许可证的延续问题,强调其是办理农药登记证延续的前提条件。

他指出,企业应及时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延续手续,避免因证件过期影响正常生产。此外,对于企业变更地址、增加生产范围等情况,新政策也明确了具体的办理流程和要求,确保企业管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刘绍仁还特别强调了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合规性要求,敦促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政策制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农药企业提供了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更重要的是,它为整个农药行业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预示着一个更加规范、健康、可持续的农药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标签: 一证一品解读 生产许可强化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
浏览次数: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