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未来工业:国家发布《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擘画转型升级新蓝图
近日,为推动我国工业园区迈向更高水平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这份重要的政策文件将引导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园区实现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转型,为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工业园区作为承载工业进步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平台,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本次发布的《指引》围绕七个核心维度,提出了十九项具体发展导向,旨在全面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一、聚焦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指引》强调,园区应避免盲目扩张和同质化竞争,着力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并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目标是形成2-3个主导产业,使其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具备显著的特色、优势和经济效益。
二、精细规划,优化空间利用效率。
为解决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问题,园区需倡导集约高效的土地使用模式,并优化整体空间布局。鼓励探索如长期租赁、先租后让以及“工业上楼”等创新模式,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单位土地产出效益。
三、梯度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梯队。
《指引》提出,应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同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并鼓励它们深度融入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四、创新驱动,构筑产业科技高地。
为提升园区的创新策源能力,有条件的园区应积极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端研发平台。此外,鼓励园区与国家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先进区域加强创新合作与资源共享。
五、数实融合,加速园区智能化进程。
《指引》强调数字技术对工业发展的赋能作用。园区应着力建设和推广应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探索打造高标准的“数字园区”,并推动入园企业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
六、绿色引领,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园区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创建绿色工业园区乃至“零碳园区”。同时,全面强化生产安全管理,确保园区内生产运营安全稳定。
七、开放共赢,拓展国际国内合作。
为提升园区的全球竞争力,《指引》鼓励园区积极参与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加强与国内其他园区的联动协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此外,深化国际产业与科技合作,吸引优质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
展望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对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通过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发布典型案例以及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为园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将指导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强化对园区的支持措施,健全管理机制,并做好运行监测与评估工作,确保各项部署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