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及时了解最新行业趋势和市场机遇

海外政策

佛兰德执政党力推2026年前PFAS农药淘汰战略 多维布局守护饮用水安全与生态平衡

近日,比利时佛兰德地区执政党联盟正式向地区政府提交倡议,明确要求在2026年1月前完成一项综合性饮用水资源保护战略的制定工作。该战略的核心抓手之一,便是逐步淘汰含有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各类农药产品。这一倡议并非突发奇想,而是佛兰德议会历经数月、组织多场高规格专家听证会,充分论证PFAS这类"永久化学品"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的长期危害后,形成的共识性政策方向,彰显了当地治理持久性污染的决心与科学态度。

要理解这一政策背后的深层逻辑,首先需要厘清PFAS为何能引发欧洲各国的高度警惕。作为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学品,PFAS因具备出色的耐热性、防水性和防油性,曾被广泛应用于农药、不粘锅涂层、消防泡沫、防水服装等数千种产品中。但其最致命的特性在于"永久性"——在自然环境中几乎无法被微生物降解,能够通过土壤渗透、地表径流、大气沉降等多种途径扩散,最终进入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以及食物链。更令人担忧的是,PFAS会在人体肝脏、血液等组织中持续累积,长期暴露已被科学研究证实与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损伤、生殖系统异常,甚至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升高存在关联。对于以优质农业和洁净水源为区域特色的佛兰德而言,这类化学品的存在无疑是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潜在威胁。

佛兰德地区此次提出的淘汰倡议,实则是对该区域PFAS管控争议的一次阶段性回应。今年年初,当地反对党基于日益凸显的健康风险,曾提出更为激进的政策主张——立即全面禁止所有含PFAS农药的生产与使用。这一提案在议会引发激烈辩论,支持方认为只有"一刀切"的禁令才能最快消除风险,而反对方则担忧此举会对当地农业造成毁灭性打击。佛兰德作为比利时的农业核心区,其蔬菜、水果和花卉种植产业在欧洲市场占据重要地位,部分含PFAS农药因具备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效果,长期以来是当地农户的重要生产资料。由于目前市场上能够完全替代这类农药的产品数量有限,且部分替代品存在防治效果不足、使用成本偏高等问题,仓促禁令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最终损害农户和消费者的双重利益。正是基于对农业产业稳定性的考量,反对党的立即禁令提案最终未能获得议会通过。

与反对党的激进主张不同,占据议会多数席位的执政党联盟提出了更为务实的"渐进式淘汰"方案。根据执政党起草的动议内容,地区政府首先需要在未来半年内完成一项全面的排查工作,精准掌握当前在家庭园艺、商业农业、工业消杀等各个领域获得官方授权使用的含PFAS农药的具体品类、使用范围、使用量以及主要供应渠道。在此基础上,政府需联合农业部门、环保机构和科研院校,针对不同品类的含PFAS农药制定差异化的淘汰时间表:对于风险等级高、替代产品相对成熟的农药,将优先纳入淘汰清单,设定较短的过渡期;对于风险等级较低、暂时缺乏有效替代品的农药,则给予较长的过渡期,同时加大对替代产品研发的资金支持。动议特别强调,整个淘汰过程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确保替代产品的供应能力与淘汰进度相匹配,最大限度降低对农业生产的冲击。

在强调政策务实性的同时,执政党并未忽视PFAS管控的紧迫性。执政党相关负责人在议会发言中明确表示:"PFAS的健康风险已被科学证实,我们不能再对这一问题视而不见,拖延管控只会导致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治理成本大幅增加。"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渐进式淘汰并非"缓兵之计",而是在风险防控与产业稳定之间寻求平衡的理性选择。为确保淘汰战略的有效实施,执政党还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一方面,加大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力度,帮助农户掌握替代农药的使用方法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另一方面,建立农业损失补偿机制,对因淘汰含PFAS农药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农户给予适当补贴。此外,政府还将加强对饮用水源地和农业土壤的监测力度,实时跟踪PFAS污染状况,为淘汰战略的动态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从区域治理到全球协作,PFAS管控从来都不是单一地区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佛兰德地区的战略制定也充分考量了欧洲层面的协调与合作。目前,比利时本土已不再生产含PFAS化学品——自3M公司因严重污染事件关闭其在比利时的生产工厂后,该国所需的含PFAS农药主要依赖从德国、荷兰等欧洲邻国以及美国、中国等国家进口。这一供应格局意味着,单一地区的管控措施可能面临"监管套利"风险,即农户通过跨境采购等方式规避本地禁令,导致管控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执政党明确主张推动建立欧洲统一的PFAS管控框架,通过欧盟层面的立法确定统一的风险评估标准、淘汰时间表和监管措施,确保所有欧盟成员国的农民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开展生产。这一主张不仅符合佛兰德地区的利益,也与欧盟近年来推动的"绿色协议"战略相契合。

佛兰德地区的这一战略布局,也与当前欧洲各国PFAS管控的整体趋势相呼应。据欧盟环境署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欧洲范围内已发现超过2.3万处PFAS污染点位,其中包括大量的饮用水源地和农业用地,污染治理形势极为严峻。尽管欧盟层面已启动PFAS限制法规的制定工作,但由于各成员国之间存在产业利益差异,法规谈判进展缓慢,普遍预计2026年前难以形成最终的立法成果。在此背景下,部分欧洲国家已率先采取行动:法国于2023年底宣布禁止所有含PFAS农药的销售与使用,成为欧盟内首个实施全面禁令的国家;丹麦则采取分阶段禁令,逐步扩大含PFAS农药的禁止范围。佛兰德地区此时推动制定专项淘汰战略,既是对欧洲污染治理趋势的积极响应,也意在通过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待欧盟统一法规出台后能够快速衔接,同时凭借科学的管控措施确立该地区在欧洲生态治理领域的领先地位。

对于佛兰德地区而言,逐步淘汰含PFAS农药的过程不仅是一次环境治理行动,更是对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一次优化升级。通过推动替代产品研发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当地农业有望摆脱对高风险化学品的依赖,转向更为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这不仅能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其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更能守护好区域宝贵的饮用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正如佛兰德地区环境大臣所言:"淘汰PFAS农药或许会面临短期的挑战,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对我们人民健康和区域未来的负责任选择。"

标签: PFAS 比利时 农药产品 水健康
浏览次数: 40